查看完整版本: [三國] 曹操與漢室
頁: [1]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1-3-12 01:59 AM

[三國] 曹操與漢室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1-3-12 10:52 AM 編輯

在別的社群參與討論時聊到曹操,將在下聊到的內容整理過來。因為似乎仍不少人受"曹操終究沒有竄漢"、"吾為周文王"之語、以及《讓縣自明本志令》影響,在曹操晚年是否忠漢、是否仍心存漢室上有所爭議,因此在下整理一下想法,與當時的討論內容一併放在這裡給有興趣的同好們參考。

=========

※ 赤壁後的曹操
從赤壁後去關注曹操的權力變化,就會注意到曹操逐年在侵蝕漢室、擴大自己的權力。有的史料很直接的就不附上,僅附上個人認為比較容易被忽略、或較少被連結過來的史料。

[*]建安16年曹操封三個毫無功勞的兒子五千戶侯
讓三縣萬五千封三子,植為平原侯,據為范陽侯,豹為饒陽侯,食邑各五千戶
[*]建安17年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建安18年復九州制擴大魏府實質領地、轉封獻帝諸子、封魏公(於前年逼死荀彧)
詔書並十四州,復為九州建安十七年,漢立皇子熈為濟陰王,懿為山陽王,敦為東海王。靖聞之曰:「『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其孟德之謂乎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謚曰敬侯。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
[*]建安19年曹操代天子行耕農之禮;同年追殺伏后一族,(隔年)自己當獻帝外戚
十九年春正月,始耕籍田
[*]建安20年曹操從獻帝手上拿走封諸侯/郡守的權利
天子命公承制封拜諸侯守相
[*]建安21年任魏王
[*]建安22年僭天子禮,用天子服儀車仗
夏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建安23年藉由耿紀之亂對漢室做最後一次大清洗
于時衣冠盛門坐(耿)紀罹禍滅者眾矣召漢百官詣鄴,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衆人以為救火者必無罪,皆附左;王以為「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皆殺之。
[*]建安24年初曹操忙於漢中戰事與關羽北伐,年尾就一病不起,25年正月過世。

=========

※ 漢魏士族間的角力

眾所皆知,曹操因為擁立了漢獻帝劉協,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利用了漢家的招牌吸引不少士族規附,而官制上除了曹操直屬的官員們外,大多也是頂著漢朝官員的頭銜。更別提漢朝已歷時許久,在儒家思想與經學的盛行下,士族掌握了大部分的輿論與話語權。
因此曹操需要分清楚底下漢臣與魏臣的分際、以及想辦法箝制住底下士族的話語權,形成了一些在漢魏士族角力下的政策(有些例子或許沒直接關係、而是整體氛圍下的連帶產物而達到一樣的效果)。

漢魏分際
首先,曹操以求才三令擴大僚屬,逐漸需要區分忠於魏廷與忠於漢廷的官員(於拙文《談唯才是用》對求才三令略有分析),逐漸增加只忠於魏廷的人士、並藉由一次次的殺戮降低忠於漢室的人士比例。夏侯惇亦在此氛圍下,主動要求成為魏官而堅持不當漢官。
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太祖曰:「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
而漢廷影響力在曹丕時期之削弱,可從《世說新語》中陳群與曹丕的對話中窺知一二,曹丕篡位時朝廷已無與漢廷策名委質的漢臣,清一色都是魏臣(甘懷真先生在《 從天下國家的觀點論中國中古的朝代》有更詳細的論述)。這些魏臣不需要為漢盡忠,少數曾為漢官的臣子也早已歸服"聖化",正說明曹操一步步架空漢朝的用意與效果。
魏文帝受禪,陳群有慼容。帝問曰:「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群曰:「臣與華歆,服膺先朝,今雖欣聖化,猶義形於色。」
高壓統治

對於底下士族,曹操亦採取高壓統治,趙翼評曹操為對底下以"權術相馭"。如我們從何夔傳得知曹操從早期就對於底下士族十分嚴厲,動輒以杖責,何夔還得隨身帶著毒藥避免受辱。
太祖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夔常畜毒藥,誓死無辱
從高柔傳得知,曹操晉魏公後,有採取校事的特務人員盧洪、趙達監視底下的人("使察群下"),高柔勸戒曹操亦無用(曹丕竄漢之初,也曾擔心輿論而用校事監視)。太平御覽留下了當時流傳的一句話,顯現出校事對時人的壓力(如無法想像,或可由孫吳呂壹的事蹟去推想):
不畏曹公,但畏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
曹操的高壓統治亦能從孫權的評價看出,孫權曾評論過,曹操對底下之人(以陳群為代表)是壓著他們的頭,逼他們就範為其盡心。
長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威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耳
藉由這一連串的行為(包含前面所言的誅殺忠於漢室之臣),曹操得以逼迫世家大族轉而支持漢魏革命、並篩選出願意積極配合魏代漢的士人來執行(如華歆、陳群、司馬懿等)。周一良先生甚至認為曹操會選擇曹丕繼位,就是因為相較於曹植,曹丕更積極且支持竄漢的行為。

=========

※ 小結
但曹操在忌憚什麼呢? 為何最終曹操仍沒竄漢?  以前面所列年表視之,個人認為就是數百年的漢家招牌沒有這麼好拆(尤其在同時要應付各方外敵的情況),曹操一方面削弱漢室、一方面又要能夠確保自己死後子孫如何能繼承自己威望,也就拆到剩那麼一步而已就剛好過世了(世語甚至提到曹操在死前就已經在洛陽"起建始殿"),因此曹丕在稍微穩定住接手後的亂局後,很輕易就得以竄漢。

個人覺得早年曹操或許確有救國之心,而野心隨著時間漸漸壯大;而赤壁之敗可能迫使曹操轉而先處理內部的矛盾,進而逐年強化自己的權力。當然曹操實際在想什麼我們無從確認,但至少個人認為要說晚年曹操還在心存漢室的可能性極低,畢竟這招牌紮紮實實就是他自己捧起來再砸掉的。

當然這不是要說曹操就如三國演義一般就是個大惡人,畢竟保有野心本就不是錯,在亂世沒有野心反而身受其害的比比皆是。而曹操身為非劉氏、面對儒家氛圍/士族政治、與漢家數百年的招牌,本來就要採取非常手段才足以實現野心;我們不喜歡三國演義在這議題上黑曹操、卻也不必要硬要給曹操貼上忠漢的招牌才能喜歡這個梟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雞36 發表於 2021-3-12 01:23 PM

我是認為漢廷的維持是為了與四世三公的袁紹爭奪中原華北地區的人才下的產物
隨著劉琮荊州的投降後~漢廷的優點幾乎是要歸零,反有尾大不掉之處
那時的曹操領地背景與日本幕府時天皇跟將軍很像

蝶飛龍 發表於 2021-3-12 07:30 PM

單是追殺伏后一族, 已足見曹操有不臣之心.
如果真的是忠漢, 會對皇室這樣不禮貌嗎??
連基本尊重都沒有, 談什麼忠漢.

7768541 發表於 2021-3-12 08:53 PM

要看有無忠心於漢室
看他的行事作風上有沒有侵犯到屬於漢天子的權利
當一位臣子可以行使天子的權利之時
那就不用談有無忠心了
而曹操殺皇后母子、當魏王
自行行使漢天子才能做的事物
分封諸子十多位為王分割漢土為私人曹家領地
把之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一事
所歸還朝廷的幾個縣的美名給狠狠的踩在地上
真不曉得為何會有人把這件事拿出來給曹操安一個忠心之名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頁: [1]